炎陵县十都镇:科技赋能农耕 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
炎陵县十都镇:科技赋能农耕 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
炎陵县十都镇:科技赋能农耕 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
红网时刻新闻5月(yuè)26日讯(通讯员 唐睦 唐昕煜)5月26日清晨,炎陵县十都镇晓东村的水田里,晨露未散,嫩绿的秧苗在晨光(chénguāng)中舒展(shūzhǎn),村民们弯腰插秧的身影与棋盘般整齐的水田相映成趣,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夏日农耕(nónggēng)图景。近年来,十都镇以科技为翼、以创新为笔,通过“双轨助农”“油-稻轮作”“耕地保护组合拳”等举措,推动传统(chuántǒng)农业向(xiàng)现代化转型,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。
科技“双轨”护航 传统农耕焕发新(xīn)活力
为破解农业技术推广难题,十都镇创新推出“双轨助农”模式:一方面邀请农技(nóngjì)专家开设“田间课堂”,从选种育苗、株距把控到后期(hòuqī)田间精细化管理,提供全流程技术指导(zhǐdǎo);另一方面(lìngyìfāngmiàn)培育本土“田秀才”,组建技术帮扶队,通过“老带(lǎodài)新”传帮带机制,将多年积累的种植经验倾囊相授。
据统计,在技术赋能下,当地水稻亩(mǔ)均增产10%,既提升了农民收入(nóngmínshōurù),更让村民种植信心大幅增强。
“油-稻”轮作双赢 土地效益(xiàoyì)再升级
十都镇还积极推广“油-稻”轮作种植模式,通过冬季种油菜(yóucài)、夏季种水稻的交替种植,实现生态(shēngtài)与(yǔ)经济“双丰收”。这种模式充分利用了不同作物的生长特性和土壤需求,在冬季种植油菜,油菜根系能够分泌有机酸,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,增加(zēngjiā)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。到了夏季,再种植水稻,水稻的生长环境(huánjìng)得到优化,病虫害的发生率也(yě)显著降低。
今年,晓东村油菜种植(zhòngzhí)面积达200余亩,总产量突破3万斤,户均增收(zēngshōu)超6000元,轮作模式更让土地利用率显著提升,成为(chéngwéi)“藏粮于地”的生动实践。
耕地(gēngdì)保护“组合拳” 守牢粮食安全底线
耕地(gēngdì)是农业的“命根子”。十都镇打出“天眼+人巡”立体监测“组合拳”,通过卫星遥感与网格员巡查双重保障严厉打击违法(wéifǎ)占用耕地行为。同时,采取(cǎiqǔ)多种形式宣传耕地保护(bǎohù)的重要(yào)意义,增强村民们的耕地保护意识,引导村民自觉参与守护。“每一寸耕地都要管好用好!”镇相关负责人表示,严格的保护机制为粮食生产筑牢了根基。
据悉,晓东村今年预计种植(zhòngzhí)水稻1100亩,依托科学种植与耕地保护,单产有望达500公斤/亩,总产量预计500至(zhì)550吨。眼下,秧苗正拔节生长,待金秋时节,将(jiāng)迎来沉甸甸的丰收。
从(cóng)“靠经验”到“靠科技”,从“单一种植”到“生态轮作(lúnzuò)”,十都镇也将继续在农业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,不断探索创新,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,让这片土地(tǔdì)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,书写出更加精彩的乡村振兴(zhènxīng)篇章。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